台北市議會法規會上周修正通過建商囤房稅,將市府版的建商房屋待銷售期,從1年提升至1.5年,稅率微幅調高為2%,送議會審議。北市議會下午經過討論後順利完成二、三讀程序,延宕2年的台北市房屋稅徵收自治條例修正案終於過關,預計最快今年7月公布實施,明年開徵。
北市議會下午討論此案時,仍有議員有意見,議員李慶元認為,應該要讓買得起房的人樂於買房、買不起房的人租得起房,而買得起房的人若不再買房,北市相關房地產稅收一年恐少500億元,屆時將會轉去其他地方投資。
原本議長陳錦祥詢問其他議員意見,該條文是否暫擱?但法規委員會召集人、市議員王浩表示,此案有3個議員提案,各自稅率不一樣,現在的版本是採議員的折衷方案,採2%,這是胡蘿蔔加棒子,希望建商在最快時間內以合理方式出售,若人惡意囤房,就有高稅率等著他。
王浩表示,北市房屋低於造價成本出售是不可能的事,所以綜合議員意見、地方生態、市府說明,和業者陳情建議,做出的綜合結果,這法條是恩威並濟,讓買得房子的人買得起,租房的人有機會租,且此案已經經過經過兩個會期的討論,希望議員能成全。
由於沒有議員再對此案條文有意見,主席隨即宣布通過二、三讀。 財政局表示,現在房屋持有一年內的銷售率達八成,所以市府才會檢討縮短租稅優惠期。囤房稅課徵主要目的是實踐居住正義,不管對於持有人、市民,還是建商,希望可以提高房屋供給,降低空屋率,都有正面意義。財政局長陳家蓁指出,議會三讀通過後,最快今年7月即可實施,並在明年開徵。

共 0 則留言
-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,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,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。
-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,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,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、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。不同意上述規範者,請勿張貼文章。
- 對於無意義、與本文無關、明知不實、謾罵之標籤,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、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。不同意上述規範者,請勿下標籤。
- 凡「暱稱」涉及謾罵、髒話穢言、侵害他人權利,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、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。不同意上述規範者,請勿張貼文章。